Linux系统定时任务crontab定期删除180天以前的文件
本文于 117 天前发布,最后更新于 15 天前

一、配置任务

直接上命令

## 编辑任务
crontab -e
## 任务内容
0 0 * * * find /path/to/files -type f -mtime +180 -exec rm {} \;

命令注释

  • 0 0 * * * 表示每天的午夜执行任务。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时间,具体格式为:分钟 (0-59) 小时 (0-23) 天 (1-31) 月 (1-12) 星期 (0-7,0 和 7 表示周日)。
  • find /path/to/files 是要搜索的目录路径,将 /path/to/files 替换为实际的目录路径。
  • -type f 表示只搜索文件,而不包括目录。
  • -mtime +180 表示搜索修改时间早于 180 天前的文件。
  • -exec rm {} \; 是删除找到的文件。

另附,同时删除文件夹的命令

find /path/to/files -type d -mtime +180 -exec rm -rf {} \;

配置完成后可通过 crontab -l 命令查看当前的定时任务列表。

二、查看任务

## 查看任务列表
crontab -l
## 查看 crontab 执行情况
cat /var/log/cron | grep '关键字'

三、特殊的定时需求

每 90 分钟执行一次

配置思路:

计算需求时间与时间单位的最小公倍数,以 90 分钟执行一次为例

9060 的最小公倍数是 180

180÷90=2(条)

180÷60=3(小时)

所以配置 90 分钟执行一次需要使用 2 条定时任务合并实现,每条定时任务的时间间隔是 3 小时,如下:

0 0-21/3 * * * script.sh
30 1-22/3 * * * script.sh

练习:定时任务每 72 分钟执行一次,可以在评论区写下答案。

另附

crontab 修改默认编辑器

编辑 /etc/profile,新增:

#crontab-editor
export EDITOR="/usr/bin/nano" ;

注意:/usr/bin/nano 是编辑器运行文件,根据情况修改成自己的编辑器,例如:/usr/bin/vim

Cronitor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